核心资源介绍
一台—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《槟榔•古韵》;二族——黎族和海南苗族;四宝——镇园四宝,分别为龙被、树皮布,绣面文身和鼻箫;五项——五大体验项目,分别为高空滑索、竹竿舞、拉乌龟、攀藤摘花、牛拉木轮车;七区——非遗村文化体验区、百年古黎村文化体验区、谷银苗家文化体验区、《槟榔·古韵》大型实景演出体验区、黎苗风味饮食文化体验区、兰花小木屋民宿体验区、田野黎家民俗体验区;九馆——文身馆,黎族民俗馆,陶艺馆,图腾艺术馆,无纺馆,麻纺馆,棉纺馆、黎锦龙被馆,山栏文化馆;十绝—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黎族打柴舞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、黎族纺染织绣技艺、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、黎族钻木取火技艺、黎族“三月三”节、黎族竹木器乐、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、黎族服饰、海南八音器乐.
九馆—山栏文化馆
古话说的好“民以食为天”,早在原始时代,勤劳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据海南的独立自然生态环境条件,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旱地、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—“山栏稻”。山栏稻虽好,但种植却不易,需经过砍伐树木、焚烧、下种、看护、除草、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,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。利用焚烧的方法,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,同时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,有利于耕作,而且也能烧死地表的害虫。所以,种植山栏稻不但是黎族的特色,更体现了黎族人在与大自然的共存中表现的智慧。
九馆—黎族文身馆
文身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习俗,是我国古代越人及其后裔的重要人身装饰,至今在黎族中仍有遗存。关于黎族文身的起源,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说法,民间比较普遍认为的是祖先氏族的标志,去世后便于祖先辨识。
文身馆中,展现了黎族五大方言区(其中“赛”方言区被汉化过早,很早便已没有文身的习俗)的文身样式,还通过逼真的蜡像还原了当时黎族人纹身的场景及所使用的工具。如今黎族文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,是族群认定、人类演化、历史文化和习俗研究样本。同时,文身的花纹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文身,是黎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、对美的追求,文身馆里展现了黎族文身独特的历史文化,逼真的蜡像模拟着当时的文身场景,文身工具、文身图案等都真实的将这种古老、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现在大家眼前。
九馆—陶艺馆
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黎族制陶技艺传女不传男,露天烧制是其特点,目前掌握这项技艺的黎族人已经十分稀少。陶艺馆的外形是一个巨大的陶制蒸酒器,馆内以“取陶泥”、“制坯”、“烧陶”、“加固陶器”等流程,图文并茂及实物展示的方式展现了黎族人完整的制陶工艺。
制陶是黎族重要的手工业之一,黎族陶艺馆真实的再现黎族人露天烧制陶器的场景,各种形状不一的陶器与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流程的展现,让人们在惊叹之余不得不佩服黎族先民的勤劳与智慧。
九馆—图腾艺术馆
图腾艺术馆内所收集的系列彩塑艺术作品,是海南民间艺术家陈玉湘女士几年来对黎族文化的潜心研究,用自己研发的新型环保雕塑材料(纤维混合粘土)制作而成。
馆内《黎族三月三》、《五指山女神》、《大力神》、《蛙》、《渔归图》等系列彩塑艺术作品,用独特的造型描绘了黎族的风土人情、图腾崇拜、民间故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,展现了黎族文化的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表达了黎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和优秀的民族精神。
九馆—黎族民俗馆
黎族民俗馆,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,馆内收集了不同年代,各个地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馆内丰富完整的展品,是人们认识、了解黎族文化的大课堂。馆内展出的物品多为槟榔谷景区多年来从民间收集而来的。其中石斧、蒸酒器、捕鱼腰篓、弓箭、粉药枪、手捻刀、头骨簪、独木凳、新娘盛装等物件,配以简单明了的文字说明,从生产、生活、饮食、工艺、婚俗、节庆、乐器、交通传信、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展现了黎族人的生活风貌和悠久的民族历史。
九馆—龙被馆
龙被,是海南黎族传统纺、染、织、绣工艺中的最为璀璨的一朵奇葩,是纺、织、染、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,文化品位最高,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,也是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朝的珍品之一。
龙被馆内珍藏了几十幅珍贵的龙被作品,其中包含获得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为“世界最大的黎族龙被”——龙腾祥云、麒麟双凤吉祥图龙被。由于龙被的织造过程需要多人共同协作,且黎族只有语言,没有文字,龙被的织造技艺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已经失传了。想要了解这些伟大的作品,只能在展馆里去细细品读它的历史了。
九馆—棉纺馆
海南岛上自古多有木棉,黎族妇女尤其擅长棉纺织。宋代黎族妇女所织造的花被、缦布和黎锦,工艺精巧、花色繁多,是当时海南名产。棉纺馆内是一条展示长廊,以逼真的蜡像还原了黎族织锦的“纺、染、织、绣”四大工艺。因为没有样稿,每一件黎锦都是独一无二的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急需保护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其不仅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,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。
黎族的工艺美术,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纺织工艺上,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织,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,充分展现了黎族妇女智慧的结晶的高超的技艺。
九馆—麻纺馆
麻纺馆,收集了黎族人在麻纺织史时的各类麻纺织制品和制作工艺,历史悠久,具有厚重的时代感。它所代表的黎族传统纺织文化,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九馆—无纺馆
古代人民在用麻和木棉纺织之前,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“无纺织”年代,树皮布的出现,成为了制造衣服的好原料。无纺馆,展示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,及各类树皮布的珍贵制品。
树皮具有遮羞取暖的重要作用,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评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树皮布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,穿用树皮布做的衣服,不是野蛮落后的标志,而是文明进步的象征。树皮布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,因为只有树皮布才可证明,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。用树皮布制作衣服,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