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资源介绍
一台—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《槟榔•古韵》;二族——黎族和海南苗族;四宝——镇园四宝,分别为龙被、树皮布,绣面文身和鼻箫;五项——五大体验项目,分别为高空滑索、竹竿舞、拉乌龟、攀藤摘花、牛拉木轮车;七区——非遗村文化体验区、百年古黎村文化体验区、谷银苗家文化体验区、《槟榔·古韵》大型实景演出体验区、黎苗风味饮食文化体验区、兰花小木屋民宿体验区、田野黎家民俗体验区;九馆——文身馆,黎族民俗馆,陶艺馆,图腾艺术馆,无纺馆,麻纺馆,棉纺馆、黎锦龙被馆,山栏文化馆;十绝—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黎族打柴舞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、黎族纺染织绣技艺、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、黎族钻木取火技艺、黎族“三月三”节、黎族竹木器乐、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、黎族服饰、海南八音器乐.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海南八音器乐)
海南八音器乐,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乐,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。八大类乐器为:弦、琴、笛、管、箫、锣、鼓、钹。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、乐曲,也包括乐队。海南八音乐曲丰富,按习惯分为吹打、锣鼓清音、清音和戏鼓四类,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。有汉唐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,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。它植根在群众之中,乡土气息浓郁,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,是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服饰)
黎族服饰,黎族服饰属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黎族服饰,主要是利用海岛棉、麻、木棉、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。远古的时候,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。
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的上衣和长裤,缠头巾插雉翎。妇女穿黑色圆领贯头衣,配以诸多饰物,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,袖口和下摆以花纹装饰,前后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图案。下穿紧身超短筒裙。有些身着黑、蓝色平领上衣,袖口上绣白色花纹,后背有一道横条花纹,下着色彩艳丽的花筒裙,裙子的合口褶设在前面,盛装时头插银钗,颈戴银链、银项圈,胸挂珠铃,手戴银圈,头系黑布头巾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)
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,黎族船形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,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。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,故以船形状建造住屋,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形屋。
它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,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(落地式)船形屋之分,其外形像船篷,拱形状,用红、白藤扎架,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,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,从远处看,犹如一艘倒扣的船。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,架空的结构有防湿、防瘴、防雨的作用,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、隔热功能。而且能就地取材,拆建也很方便。鉴于这些优点,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竹木器乐)
黎族竹木器乐是祖国民族器乐宝库中的瑰宝,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鼻箫、口弓、唎咧、口拜、洞勺、哔哒等竹木乐器,有璀璨的民族特色,不但在国内堪称一绝,在国际的乐器上都是罕见的。而竹木器乐曲更为丰富,音乐色彩独具一格,鼻箫声轻委婉,口弓声细缠绵,唎咧音清高亢,口拜声悠扬嘹亮,洞勺声沉宽厚,哔哒声脆致远,配声美音清的琴弦和声宏厚重的独木鼓、铿锵悦耳的叮咚,演化出一首首美轮美奂的乐曲。
竹木器乐曲蕴涵着原生态的音乐特征,曲体结构灵活、自由,旋律顺畅,音调古朴清纯,它溶汇了黎族的传统文化、审美意识、民俗风情等诸多元素,为黎族人民所喜闻乐见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“三月三”节)
黎族“三月三”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,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,又称爱情节、谈爱日,黎语称"孚念孚",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、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。
“三月三”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,每逢这天,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,男的手执黑伞,携带山兰酒,女的手提小腰篓,巾藏糯米饼、晒干的腊肉等,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,然后一起吃带来的食物,共同娱乐,相看意中人。相中后,男女双方对歌互诉心曲,吃一种嵌入糖心的“灯叶”糕饼。
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,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、酿好的米酒、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;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、打鱼,姑娘们烤鱼、煮饭。夜幕降临,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,男女青年对唱山歌,一旦情投意合,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,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钻木取火技艺)
黎族钻木取火技艺,黎族钻木取火具有考古学、历史学价值。钻木取火中所用的媒介物,即用易燃的芯绒、芭蕉根纤维、木棉絮等引燃,为有机物,因年代久远,不易保存,很难在考古发掘中发现,这正是考古资料在学术研究上的局限性。钻木板、钻竿或弓木作为文物,本身不会说话,是一种死化石,单凭这些资料很难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,这只能求助于作为"活化石"的民族学有关资料的帮助。在现时代,钻木取火的必要性早就不再存在,懂得这一技艺的人已不很多,现存于民间这些老艺人,还掌握着钻木取火的方法,亟待采取措施予以抢救和保护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)
树皮布,树皮布是“黎族服饰始祖”,在使用麻和木棉纤维之前,是当时古代海南的少数民族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,经剥离、拍打等工艺加工可制作成树皮布,所制的衣物经久耐用。2005年“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”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。
树皮布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。树皮布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,因为只有树皮布才可证明,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,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纺染织绣技艺)
黎族棉纺织工艺,曾长期领先于华夏各民族,直到宋元时期,仍位居全国的前列,这是黎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最卓越的贡献。
纺织家黄道婆,学习黎族纺染织绣工艺,并加以改进和提高,传播了黎族先进的纺织技术,促进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,改变了中国人穿衣盖被的习惯。这是黎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最卓越的贡献。
黎族织锦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。千百年来,纺染织绣技艺,不仅为全体黎族女子所传习,是黎族女子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,它还是黎族人民表现自我,表现本方言,表现本民族的一种重要手段。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黎锦是她们独特的史书。黎锦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,具有强烈的民族性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原始制陶技艺)
黎族原始制陶技艺,据考证,制陶是黎族重要的手工业之一。在史前时期,海南岛上已有黎族的先祖在此活动。作为海南最早的移民和开发者,他们陆续登上这块岛屿后,大致沿各大河流上溯至岛内南半部地区繁衍生息,也由此在荒岛上留下了特有的文明印痕。陶器就是古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器具,黎族原始的制陶术自然留下文明的印痕。
在黎族,制陶是妇女的“专利”,制陶术也只能传给女性,黎族有着“女制陶男莫近”的习俗。在陶器的制作工艺上,当中原地区已经全面使用窑烧的方法烧制陶器时,海南岛的黎族人民仍然使用露天堆烧的方法烧制陶器。
十绝—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黎族打柴舞)
黎族打柴舞,黎族民间传说,建茅屋时,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,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,便不断地跳呀跃啊。这情形颇具趣味,就逐渐模仿和改进,便形成了“跳柴舞”。由于打柴舞道具、节奏、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、竞技成份,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,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。
持竿者姿势有坐、蹲、站三种,变化多样。打柴舞由平步、磨刀步、槎绳小步、小青蛙步、大青蛙步、狗追鹿步、筛米步、猴子偷谷步、乌鸦步等多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。在有节奏、有规律的碰击声里,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,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,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。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,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“嘿!呵嘿!”场合极是豪迈洒脱,气氛热烈。